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动态>校园信息>详细内容

校园信息

悠悠药草香 脉脉传承情 ——临湖一小启动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11-12 15:10:40 浏览次数: 【字体:

“万瓦凝霜,静待流光”。2021年的立冬如约而至,将开启四季最后一季的征程。11月1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中医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也正式开启啦。临湖一小濒临太湖,钟灵毓秀,物华天宝,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学校根植传统教育,“莲文化”系列传统教育已深入人心。我校与中医科大协同进行的中医药文化启蒙进校园活动就意在传承和弘扬国粹,在学生心中从小植入中医药文化基因,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前期:邂逅一次不期而遇的美好

选址于苏州吴中区园博园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可是全国首个中医药“国字号”大学致力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发挥“国家队”的高端引领作用,培养高起点、少而精、广兼容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正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呢!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为更好接轨吴中一号项目,9月11日临湖一小——苏苑实验小学中医科大校区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标志着我校将在新的起点上抢抓机遇、勇开新局,走向学校崭新的发展之路!

准备:呈现一堂别样精彩的课堂

科研之路,课题先行。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的高校指导优势,我们把学校十四五课题研究定位在了进行中医药文化课程协同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9月中旬学校完成了苏州市教育规划课题的申报工作。教科室毛亚军主任首当其冲在校级名师课展示中上了一节《中草园,我设计》的中医药草种植研究课,课堂上学生们思维活跃,真是兴趣满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学期,学校还成立了悠悠药香研究社,孩子们和科学老师在一起研究不同种类中医药材的生长特性,来选取适合我们学校种植园土壤的中草药。瞧,孩子们看得多入神,种得多起劲呀!

“秋天静如水,远岫碧侵云”。正值秋日好时光,10月21日,我校孙琦校长来到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苏苑校区和该校区汪旸书记、综合办杨昆吾主任以及部分优秀研究生代表进行了对接交流。几位即将来我校上中医、中药辅导课的研究生还拿出了自己精心制定的教学计划,可谓“胸有成竹”!

初见:闻一回悠悠药草香

11月4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中药所班长刘洪宇,中医所班长迟浩然等研究生来到临湖一小进行实地考察。临小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完善的设施、整洁的中医研究室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天适逢周四学校社团活动,两位研究生走进悠悠药香研究社,与孩子们进行了交流互动。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刘洪宇从青蒿标本着手,讲述了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事迹。在介绍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研究历程以及她的中医情怀和爱国情怀时,他还激励社团的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

    大医精诚,本草菁华。常锐博先请社团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中医相关经历,再请大家赏析歌曲《本草纲目》,了解一些药名药话,让学生体会到中草药的魅力。紧接着她简单介绍了中医学历史,从历史中汲取防疫小知识。最后,她把带来的药草给学生看一看、闻一闻,悠悠的药草香味让孩子们沉醉了。临别时,她还把亲手制作的精美的中药香囊送给了社团的孩子们。

启动:赴一场中医文化的盛宴

11月1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临湖一小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未来中医科大将与我校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全力为中医药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搭建平台,增强临小少年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让中医药文化成为临湖一小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崭新的窗口。      

启动仪式结束后,中医科大的研究生迟浩然班长带领全体体育教师在五楼会场举行太级拳培训一招一式尽显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林嘉伟在报告厅为五年级的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中药香囊制作课。老师告诉同学们,中药香囊,又名香袋荷包,根据不同的药材制作,佩戴在身上有不同的防病治病的作用,是中医外治领域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在老师的耐心讲解下,同学们精心按照配比调制药材最后他们举着自己人生中第一个亲手制作的“中药香囊”,互相炫耀着,开心极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未来可期,临湖一小还将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合作建立中医科大宣传实践教育基地,为高校与小学的协同发展提供可推广的样本。我们也将通过覆盖全学科的中医启蒙校本课程以及沉浸式中医文化场域建设和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从而进一步打造“弘扬国医、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特色,继续沿着促进我校内涵式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上奋然前行!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